友善列印  

首頁 *建築緣起*2.4 整體效益(Overall Effectiveness)

2.4 整體效益(Overall Effectiveness)


具體效益

經濟效益

  1. 為大高雄地區 277 萬人口提供一座館藏 50 萬冊(件),每年服務約 100 萬人次,符合國際水準、具多元功能的文教設施;不但可提供民眾優質閱讀與學習環境,成為高雄縣市文化地標,使大高雄為喜愛閱讀、具深度人文素養的城市。
  2. 協助輔導南區各鄉鎮公共圖書館,舉辦在職進修課程,整合公共圖書館人力、財力、專業之不足,節省館藏、資源人員訓練重複投資,以有限資源,發揮最大效果,提高民眾使用率。
  3. 建置本市完善圖書館體系,發揮公共圖書館功能,建構無牆、無縫的數位資訊服務,提供市民數位學習體驗,縮短民眾數位落差,落實政府關照弱勢族群施政。
  4. 串連軟體科學園區、國際會展中心,成立展業資訊平台,辦理創意文化活動,開拓民眾視野,認識及尊重多元文化,培養民眾國際觀暨創新能力。
  5. 提升本市教育力指標,強化本市競爭力,以吸引旗艦產業進駐,創造就業機會,優秀人才回流定居,達到城市轉型。
  6. 配合本市產業升級,提供民眾自我導向學習場域,強化職場能力,提升就業率。
  7. 促進新館附近土地與房屋增值,增加政府稅收;並提高土地利用價值,將可促進新館附近地區商業繁榮。

內部效益

  1. 館舍面積符合民國 91 年 10 月 28 日公布之「公共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」之規定。
  2. 館舍不再受制於館舍狹窄無法提供各種讀者服務,民眾閱覽空間及辦公空間亦獲有效紓展。

高雄縣市合併後之預期效益:

  1. 高雄縣市改制後,文化共同生活圈將可加值成長,伴隨著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完工啟用,除可有效整合城鄉文化資源,縮短城鄉間文化質量的差距外,更可藉由現有之場館及文化特色,讓「在地文化」與「國際人才」緊密結合交流。
  2. 高雄縣市合併後,勢必形成開枝散葉的「多中心」型態,各行政區可整合現有文化中心或利用現有之圖書分館及社教工作站,擴充其功能,營造為區域文化中心,增加文化參與的普及性,提升大高雄地區民眾人文素養。未來,更可在優質的文化設施與多元藝文環境下,讓改制後的高雄市文化發展加速並與全球接軌,展現南方特有的「山」、「海」、「河」、「港」文化魅力之都。
  3. 新總館位於國道 1 號、捷運紅橘線、環狀輕軌交通匯集處,可提供高雄縣市居民便捷之交通,有助於提升圖書館的使用率及閱讀的可及性,擴大服務範圍與人群,加上周邊商圈人潮,有利建構城市閱讀地標。

回上一頁